關于防范“大學生錄取與保險交費記錄掛鉤”銷售誤導的風險提示查看詳情
2018-07-27近期部分保險營銷員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體平臺發布“大學入學要求考生有保障型保險交費記錄”、“保險慢慢走向強制型”等不實信息。針對此類情況,特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警惕,謹防此類銷售誤導行為。在我國,學生購買商業保險沒有此類強制性要求,大學生錄取與保險交費記錄掛鉤是誤導宣傳。對于部分保險營銷員所發布的上述不實信息,請廣...
2018-07-06近期,個別保險銷售人員以回饋老客戶、補償收益或保單升級等為由,誘導保險消費者解除已有的人身保險合同(俗稱退保),并用退保資金購買其他人身保險產品。在此,特提示保險消費者:理性對待保險“退舊保新”推薦,充分考慮自身保險保障需求,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首先,謹防保單利益受損和保險保障中斷風險。一般情況下,投保人在猶豫期后解除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
2018-06-21百年人壽特提示廣大保險消費者,在購買人身保險產品時,請如實告知健康狀況,不輕信銷售誤導,避免在發生保險事故后出現理賠糾紛,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一、不輕信銷售人員誤導宣傳。在銷售過程中,您可能會遇到,個別保險銷售人員以如實告知健康狀況將面臨增加保費、拒絕承保等為由,誘導保險消費者隱瞞真實健康狀況投保。在這種情況下,如發生保險事故,易產生理賠糾紛,保險消費者可能得...
2018-06-13近期,有消費者反映通過互聯網購買的短期健康險產品到期后不予續保的問題。在此,特提示消費者對此類產品要謹防宣傳誤導,明確短期健康險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等方面情況。一、明確“連續投保”不等同保證續保。目前網銷短期健康保險的合同中雖然對續保做出了相應的約定,滿足條件的消費者在保險期間屆滿時,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繼續投保,但這并不等同于保證續保。...
2018-05-30近期,有媒體報道,消費者到銀行存款,被銷售人員誤導購買了保險產品,引發關注。個別金融機構、保險銷售人員的銷售誤導行為,影響行業形象,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為此,特提示保險消費者,購買銀保產品時謹防混淆產品類型、夸大產品收益、隱瞞產品情況等銷售誤導行為。一、混淆產品類型。以儲蓄存款、銀行理財、基金等其他金融產品的名義宣傳銷售保險產品,或將保險產品宣傳為保險公司與商業...
2018-05-23據反映,一些非保險機構人員冒充保險公司工作人員,以領取“保單分紅”名義,誘導欺騙消費者辦理退保并購買其他投資產品。上述行為侵害了保險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信息安全權等合法權益,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為此,特提醒廣大消費者要對此類行為提高警惕,樹立正確的保險意識,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一要警惕常見手法。冒充保險公司從業人員,以&ldq...
2018-05-15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指示精神,根據中國銀保監會統一部署,定于5月開展防范非法集資專題宣傳活動。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特提示您:當前非法集資活動涉及內容廣、表現形式多樣。從案發情況看,非法集資可能高發于以投融資中介(投資咨詢、非融資性擔保、第三方理財)、私募股權投資、網絡借貸、農民專業合作社、民辦教育以及其他等領域。其常見的手段有承諾...
2018-04-27近期,中國銀保監會提示了保險消費者遭遇違規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及“退保理財”的風險,有的甚至構成金融詐騙和非法集資。為此,百年人壽再次提醒廣大消費者:一、正確認識保險功能。保險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風險保障。人身保險以人的生命或身體為保險標的,在被保險人發生年老、疾病、傷殘、死亡等情況時,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給予保險賠償等。盡管部分人身...
2018-04-26近來,中國銀保監會多次對消費者購買互聯網保險進行消費風險提示,百年人壽再次提醒廣大消費者,在互聯網平臺購買保險時著重要注意以下風險:一、有的保險機構為片面追求關注度和銷售量,推出所謂的“吸睛”產品,存在宣傳內容不規范、網頁所載格式條款的內容不一致或顯示不全、未明確說明免責條款等問題,涉嫌誤導消費者。二、某些在線平臺在其票務、酒店預定頁...
2018-04-25近年來,互聯網保險因其購買便捷、產品豐富等特點,給保險消費者帶來便利,但同時也存在風險隱患。為此,特提示保險消費者,購買互聯網保險時,謹防以下風險:風險一:“吸睛”產品暗藏誤導。有的保險機構為片面追求關注度和銷售量,推出所謂的“吸睛”產品,存在宣傳內容不規范、網頁所載格式條款的內容不一致或顯示不全、未明確說明免...